作為我省主要經濟作物的露地朝天椒,已定植一個多月,目前正處于旺盛生長期,高溫干旱天氣會影響朝天椒的正常生理活動,如在開花期氣溫高于35℃,朝天椒的花器會發育不全或柱頭干枯,容易受精不良,造成落花落果;在盛花期如果持續干旱導致空氣過于干燥,也會造成落花落果;而在結果期,過于強烈的光照,會導致果實表皮被曬傷,形成日灼病;干旱還會加重病蟲草害的發生,造成更大損失。下面介紹一下朝天椒夏季高溫干旱天氣的應對栽培措施。
一、科學灌溉。灌溉要講究科學,首先不建議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,易導致田間積水,根系在無氧環境下呼吸受到抑制,容易發生漚根,根系腐爛,葉片變黃,嚴重影響果實產量,甚至導致整棵植株死亡,尤其是怕澇的朝天椒。其次澆水時間安排好,在露地生產中,澆水時間要選擇早晨或傍晚進行。尤其是傍晚澆水可有效地降低夜溫,拉大晝夜溫差,減少植株夜間的呼吸消耗,有利于養分的積累。切記中午不要澆水,避免根系遇冷水刺激后出現“炸”根現象,從而影響正常生長。澆水還可與追肥相結合,利用水溶肥隨水施用,相對用量要減少,并采取隔水沖肥,促進生長,延緩衰老。
二、下雨防澇。夏季容易發生短時間內的集中降雨,如果朝天椒種植地塊沒有提前做好排水渠等防澇措施,或者地塊沒有完全整平,就會出現地塊整體受淹或者低洼處積水等現象,從而造成朝天椒萎蔫、生病甚至死亡。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,雨后及時到地觀察并排水。另外,在夏季高溫的中午突然下起雷陣雨,除了及時排澇外,一定要在雨后用井水再澆一遍,因井水相對較涼,通過澆井水可降低地表熱量,減少地面板結,這就是“澇澆園”。
三、病蟲害防控。農諺道:旱生蟲,濕生病,說的就是氣候環境對病蟲的影響。在持續干旱條件下,有利于紅蜘蛛、蚜蟲、薊馬等食葉類害蟲的發生發展,溫度越高繁殖越快,危害也越大。因此要提前做好防控措施,但是夏季打藥講究多,一定要科學用藥。首先要適當降低藥劑濃度,因為大多數農藥的藥效隨著溫度的升高,藥效也會增強,所以高溫季節用藥時應注意減少藥液的用量,尤其要注意激素類的藥劑,用藥量重極易導致藥害的發生,所以要根據溫度的變化合理調整藥劑的濃度。同時注意噴霧質量,作物在進行藥劑噴施時,葉片表面能夠附著的農藥霧滴是有限度的,當噴灑量超過一定限度時,葉片上的細小霧滴會凝聚成大霧滴而滾落、流失,反而使葉片上附著的農藥量降低。這就要求噴霧的質量霧滴分布均勻,覆蓋率高,以濕潤植株表面不流滴為宜。同時要注意噴藥全面,尤其一些害蟲如紅蜘蛛、茶黃螨等喜歡在葉背產卵為害,噴施藥劑時要尤為注意。另外,在大風、陰雨和高溫天氣下要避免打藥,因為可能會造成人員中毒、藥劑被沖刷和加速分解揮發,甚至造成藥害。
四、合理套種。河南省朝天椒目前大多采用麥椒套種模式進行栽培,那么在小麥收獲之后,農戶可以選擇適當的行距,進行朝天椒和玉米、芝麻等高桿農作物進行套種。實踐證明,通過合理套種,可以利用高桿作物的遮陰作用,最大程度上減少椒果日灼病的發生,達到品質優、色度好、花皮少的效果。
河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董曉宇